http://s1.ifengimg.com/2018/06/19/92f1b452199bd61cd122ea542d11413e.jpeg
浦东开发28年:从一片农田到“东方曼哈顿” - 凤凰网房产上海
6月2日,上海外滩。新娘正以浦东新区陆家嘴的楼宇群为背景拍摄婚纱照。新京报记者尹亚飞翻拍5月30日中午,上海浦东大道141号,浦东开发陈列馆。一群年轻人站成两排,笑着在陈列馆门前合影 -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
https://sh.ihouse.ifeng.com/news/2018_06_19-51498867_0.shtml

浦东开发28年:从一片农田到“东方曼哈顿”

新京报
2018-06-19 06:35

6月2日,上海外滩。新娘正以浦东新区陆家嘴的楼宇群为背景拍摄婚纱照。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翻拍

5月30日中午,上海浦东大道141号,浦东开发陈列馆。

一群年轻人站成两排,笑着在陈列馆门前合影。

陈列馆前的墙上是一幅巨大的海报,身着灰色中山装的邓小平面带微笑,边上的配文写着“抓紧浦东开发,不要动摇,一直到建成。”

这里曾是浦东开发办公室的所在地,见证了浦东开发的历史性时刻。141号也有着特殊的寓意:“浦东开发一是一,二是二,一步一个脚印。”

28年来,浦东一步一个脚印,从南浦大桥到浦东国际机场,再从金桥等四大功能区到上海自贸区,逐步完成了从一片农田到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历史变迁。

官方数据显示,浦东GDP从1990年时的60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9651.4亿元,占上海全市近三分之一,今年则有望进入万亿元俱乐部。打在浦东身上的“开放”烙印,让今天的它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最为闪亮的路标,也是全球瞩目的一个重要地标。

浦东开发:从一片农田到“东方曼哈顿” 新京报“我们视频”出品

进城,“到上海去”

1990年4月18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对外宣布。

当时,一位新华社记者写道:从这一天起,浦东这个在当时的地图上还没有标上地名的三角平原让世人瞩目。

浦东陈列馆展出的老照片显示,四十年前,从浦西望向浦东,那里还是低矮的房子和阡陌农田。

今年36岁的叶浩,在浦东一家私企工作。他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,从小在上海县三林乡长大。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光景,叶浩笑着抬高声调,“那时浦东人去趟浦西就是进城,叫‘到上海去’。”

对于儿时的叶浩来说,进城玩是最欢脱的时光。他记得,当时从浦东到浦西,需要坐轮渡才能过去。而从三林乡去城里,往返大概需要一天的时间。

进城不是件容易的事儿。叶浩通常早晨6点爬起床,和大他几岁的表哥骑着自行车,大约需要20分钟的路程,就到了一个叫“恒大桥”的公交站点。花上1毛钱,把自行车寄存起来。

再坐将近1小时的公交车,就到了周家渡轮渡站。

叶浩记得,那时坐轮渡的人像一条洪流,看见船过来就一窝蜂地向上涌。他通常喜欢挤到船头,任凭江中激起的浪花打到自己的身上。风迎面吹来,海鸥从身边飞过,船摇摇晃晃的。

下了船,又要再坐公交。大概是1个小时的光景,才能到离外滩很近的河南中路。下车后再走上20分钟,就到了目的地外滩。

叶浩说,那时他和表哥先要到外滩逛一圈,再去附近的书店里看书。等到了中午的时候,一人花两块钱吃上一碗素鸡面,开心得不得了。

浦东开发带来的变化,润雨无声地改变着浦东人的生活。

媒体报道,自1991年起,上海以平均两年一座跨江大桥的速度,相继建造了南浦大桥、杨浦大桥、奉浦大桥、徐浦大桥,直到2003年建成通车的卢浦大桥,彻底将浦东浦西连在一起。

叶浩“进城”的路也越来越短。1996年左右,从浦东到浦西有了直达的公交车。

而现在,叶浩从家开车到浦西,“不堵车的话20多分钟就到人民广场了。”

5月30日,在浦东开发陈列馆翻拍的1994年陆家嘴的照片。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

“浦东开发晚了,是件坏事,但也是件好事”

浦东的开发,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。有句流传很广的话说,八十年代看深圳,九十年代看浦东。

《邓小平年谱1975-1997》记载,1992年2月17日下午,邓小平听取关于浦东开发和发展规划的汇报,并审看浦东新区规划图。听完汇报后指出:浦东开发晚了,是件坏事,但也是件好事。可以借鉴广东的经验,可以搞得好一点,搞得现代化一点,起点可以高一点。起点高,关键是思想起点要高。后来居上,我相信这一点。

浦东人孙海萍记得,1992年,他从自家的半导体收音机里听到邓小平的讲话,感觉到社会在变,改革将进一步加大力度。

再后来,他看到身边的人命运出现转折:有村民养猪赚到第一桶金后成立公司,在外滩开起了珠宝店;还有村民去证券营业部炒股,赚得盆满钵满,住起了别墅。

1992年,国务院在关于上海市设立浦东新区的批复中指出,同意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,撤销川沙县,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,上海县的三林乡,黄浦区、南市区、杨浦区的浦东部分。

在这一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会议上,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报告中专门提到了浦东。他说,要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,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,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、金融、贸易中心之一,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。

1996年,浦东新区举办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市场。 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翻拍

出租车司机顾师傅曾经历过浦东开发的历史性时刻。1991年,上海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——南浦大桥通车。当年在上海第三建筑有限公司工作的他,曾参与过南浦大桥的建设。那时他是一个电焊工,常在陆家嘴一带工地上干活。

顾师傅是浦东南汇人,他记得,“那时浦东发展的速度是日新月异,一天一个样。陆家嘴那边本来是一个贫民区,都是很矮很破的房子,没想到后来搞得这么好。”

浦东三林人曹善福也感受到了浦东的快速发展。上世纪90年代,他在三林镇上开了个小卖部。那时的三林镇上有很多工地,一到下班时间,很多工人涌入他的小卖部,喝啤酒、抽香烟,整个屋子挤得满满当当。

在陆家嘴一带,当年最有名的贫民区叫做烂泥渡。浦东新区展览馆中,搭了一个烂泥渡路1号的实景:两间瓦房和一栋二层小楼中间,夹着一条局促的巷子,靠里停着两辆黑色二八自行车,晾衣架横在两栋房子之间,上面挂满了各种颜色的衣服。

家住陆家嘴的朱大爷今年68岁,曾长期在浦东一家纺织厂工作。他回忆说,浦东开发前,他每天骑车上班时都会路过烂泥渡路。“烂泥渡都是矮房子,加高一点就是二层楼房。”

“28年变化太大了。”朱大爷目睹了陆家嘴从一片矮房子到上海名片的过程,刚开始是东方明珠,后来金茂大厦也建起来了,再后来632米高的上海中心成为了“中国之巅”。

浦东陈列馆展出的老照片中,陆家嘴在1994年以前是光秃秃的,由大片绿色的稻田和灰红色的棚户区组成。而现在的陆家嘴高楼林立,是全球金融机构的汇聚地,享有“东方曼哈顿”的美誉。

5月30日,在浦东开发陈列馆翻拍的2016年陆家嘴的照片。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

回到浦东的留学生

在浦东陈列馆收藏的一份旧报纸上,记录了多项浦东之最,其中包括全国第一家由归国留学人员组建的律师事务所。这家律所,说的正是段祺华1992年回到浦东开办的“段和段律师事务所”。

段祺华曾是上海华东政法学院的法学硕士。1988年,他赴美留学,毕业后在美国西雅图一家律所做律师。

段祺华记得,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,他发现大量美国公司希望借中国改革开放的机会进入中国。

“我觉得机会来了,决定回国发展。我妻子和妈妈都反对,但我已经打定主意了。”段祺华说。

主做涉外经济案件业务的段祺华,回到上海申请开办私人合伙制的律所。

当时,由于法律规定的限制,律所都是由国家或集体所有,不存在私人合伙的律所。段祺华回忆,最初他也碰到钉子,司法系统不同意他办这样的律所。但后来上海决定放行。

段祺华开办私人律所的消息很快传开。当时各种说法都有,还有人认为他在外国混不下去了,才选择回到上海。

在段祺华看来,这些都是无稽之谈。现在,段和段已从当年3个律师组成的律所,发展到在全国多个城市以及美国西雅图等地建立分所,旗下超过1000名律师的大律所。

“段和段律所的建立,得益于政策上的口子。所以没有浦东,就没有段和段。”段祺华说。

曾连续两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段祺华,对上海和浦东的发展也怀着自己的思考,“浦东现在发展的方向是高层次的,要提高技术创新高度,加快产业改造升级。浦东应继续发挥引领全国开放的标兵作用。”

段祺华的人生故事,正是无数涌入浦东的留学生中的一个。据解放日报报道,早在1991年,上海就提出要根据浦东开发开放的需求,开展“智力回归”政策,欢迎出国留学人员通过合作研究等形式回国参与现代化建设,并设立留学人员工作指导机构。不到10年的时间,浦东就先后吸纳了20多万海内外专业人才,形成了高学历、高专业职位和较高收入的“头脑型”群体,加快了浦东人才资源由“体力型”向“智力型”转换的步伐。截至今年4月,浦东人才资源已达137万人,其中境外人才3.6万人,引进海内外院士90人、诺贝尔奖获得者5人,入选国家“千人计划”13批共219人。

1993年拍的陈桂春老宅。2018年5月30日翻拍于浦东开发陈列馆。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

2018年6月2日,修缮后的陈桂春老宅,现在为吴昌硕纪念馆。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

新浦东人的成长

当时间跨入21世纪,浦东的发展不断汇入新的力量。

浦东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李艺(化名),刚刚通过7年居转户的政策落户上海。就在今年,拿到买房资格的她,在公司所在的张江高科技园区附近买了套房。

在张江高科技园区,集聚了大批像她这样的互联网人才,他们被称为张江人,也是新浦东人。

李艺是2004年来到上海理工大学读书的。2009年,已经工作一年的她,跳槽到浦东一家互联网公司。

那时的张江园区,对于李艺来说就是一个上班的地方。每天早上,她要从浦西坐公交赶往张江,下班后再回到浦西。“一到晚上,张江就是一个空城。”

李艺见证了张江园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。在张江将近10年,她看到各种各样的公司和人才涌入张江。

“张江发展很快,有点日新月异的感觉,各种设施一直在建。”李艺说,她以前觉得只有互联网公司加班很多,后来发现张江人加班都是常态。周末来到公司加班,停车位都是满的。

在李艺看来,现在的落户政策对新浦东人来说很难实现,应拓宽新浦东人落户的渠道,让更多人才能够扎根浦东、扎根张江。

官方资料介绍,张江高科技园区创建于1992年,正加速打造两大产业集群:“医产业”集群,涵盖医药、医疗、医械、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。“E产业”集群,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互联网产业。

张江园区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创始人陈力,便是生物医药产业的一位高新技术人才。他在2011年创建的这家新型医药公司,最近正准备在港交所上市。

陈力曾长期在跨国制药公司任职,曾担任该公司在中国研发中心的首席科学官,董事。

陈力记得,2001年他代表公司到上海考察研发中心落地的可行性时,专门到浦东参观了上海药物所,以及张江的两家生物技术公司等。“当时的感觉是中国政府有很大决心在生物医药方面做出努力,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地上海。”

在陈力的印象中,他在张江的十余年间,张江从一个产业园变成了一个科学城。对于外来和本土创业的公司,张江园区提供人才住房等各种政策上的支持。

曾经有一个细节让他很感动,2011年他刚创立自己的医药公司时,一次论坛上碰到科委的领导,对方问他办公室是否落地,得知没有后马上提出,“我们在张江有个办公室,你先拿去用。等什么时候公司落地注册了,再还给我们,我们也不收你房租。”

现在,陈力住在张江园区提供的人才公寓中,他很享受这里的生活,“哪条街道上种的有枣,哪条有银杏,我们都很熟悉。”

点击查看完整内容
标签: 城市 公寓 产业 【责编】 罗文浩(PO031)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凤凰网房产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,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 下一篇:
百科推荐
楼盘推荐 更多
推荐阅读
大混战开始!上海本周末9盘认购,“王者”是谁?
凤凰网房产上海站
刚刚
原创
BEEPLUS产业社区南通首发!能达BEEPLUS创智天地盛大开幕
风财讯
刚刚
新闻快讯
大力支持改善,深圳首个楼盘“以旧换新”细则公布?
凤凰网房产深圳站
17:08
市场
北京征询意见推动城市更新 征收私有房屋标准将明确
观点网
16:50
新闻快讯
上海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.2%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.1%
财联社
16:40
市场

金科天玺


查看详情